很多人說買股票就像賭博一樣,而賭博十賭九輸,出入股市的新手們時常也會聽從朋友、電視新聞、或是ㄧ些課程的老師報名牌,在報名牌的時候都會說得很好聽,已經漲多少趴又多少趴之類的,只要買對了這檔,可以少工作三五個月,甚至是好幾年。
然而真的是這樣嗎?可能有部分是對的,因為他們在選擇報這些名牌時,通常有ㄧ些自己的判斷基礎,例如他們可能是研究了技術線型、籌碼、基本面等等,他們有一套自己買進賣出的原則,但如果你在買入知前沒有做這些功課,ㄧ位聽從別人的話,只有把自己的資產賠進去給其他人的份(因為別人跑時你沒跑,別人進去時你還一直在觀望,錯過了最佳買點)。
那該如何判斷ㄧ間公司的股票是否值得購買?最主要有四個大方向可以做分析:
- 基本面分析(看這間公司本身的體質是否賺錢來判斷)
- 技術面分析(用股市的K線圖、各種數據來判斷)
- 籌碼面分析(看大戶核時買進賣出、買進的數量多少來判斷)
- 消息面分析(市場上的消息來源,報章雜誌、新聞、內線消息來判斷)
今天這篇文章主要會來介紹基本面分析最重要的9個指標,如果你是個長期的投資者,不太喜歡每天盯盤,那麼我會建議這幾個專有名詞ㄧ定要把他學起來,我們可以藉由了解這些專有名詞讓自己更了解這間公司的營運狀況,並且在股價下跌(被低估時)勇敢加碼。
《延伸閱讀》
- 外匯投資是什麼?新手投資前沒注意這幾點讓你的錢默默消失
- 為什麼要買基金而不買股票?你必知的基金專有名詞RR、晨星、理柏介紹
- 看這本書「跟著柴鼠學FQ,做自己的提款機:為投資理財打好基本功」幫助我了解開始投資理才所需的基本知識
基本面的9大指標
這間公司做什麼
(一)看股本
股本=面額*總股數
面額基本上是固定10元,總股數為這家公司發行了多少張股票,發行越多股票,股本也就越大,較容易買到也較容易賣,當然波動也會較小。
相對來說,股本較小的公司,因為容易被少數人操縱股價,波動幅度也較大。
ㄧ般出學者會建議購買股本較大的公司,相對來的穩健。
(二)看市值
市值=股價*總股數
股票發行時最出的價格通常為10元,依照這間公司被看好的程度,股價會上下波動,舉例:A公司的股價為20元,總共發行了10萬股,他的總市值就是200萬元。
(三)看產業
除了股本和市值,你還需要知道這家公司的營業項目是什麼?只要到台灣證交所的「上市公司整合資訊」就可以查到公司的基本資料、資本額、歷年的每股盈餘、近期大戶買超賣超、股價變化等等。
以1101的台泥來說,上市公司整合資訊就寫著「有關水泥及水泥製品之生產及運銷 有關水泥原料及水泥製品原料之開採製造運銷及附屬礦石之開採經銷經營有關水泥工業及其附屬事業」
這家公司賺什麼
(一)看EPS(Earnings Per Share),每股稅後盈餘
EPS=稅後淨利/在外流通股數
EPS用來計算一家公司的獲利數字,也就是扣掉所有的成本之後,每股賺多少錢,EPS越高代表公司賺越多,全名是也有人說「每股純益」。
但有些老公司因為每年都會配股配息,股本相對來說很大,容易稀釋掉EPS,所以如果你用EPS來判斷是否進場,你必須將這間公司跟他歷年來做比較,或是跟同產業的公司做比較,基礎點必需要ㄧ致,才不會導致誤判。
若在同一個基礎點上做比較,結果當然是越高越好。
(二)ROA(Return on Assets),資產報酬率
ROA=淨利(公司賺的錢)/公司資產(所有的錢)
ROA用來檢視整體資產的利用能力,評斷公司實際獲利能力,除了要看公司每股獲利多少錢,還要評估這間公司投入多少資源(資源包含機器設備、資金、土地廠房、餘物料,可以為公司帶來產值的都算)。
ROA越高代表這家公司對資產的運用效能越好,代表有把資源放在刀口上。
(三)ROE(Return on Equity),股東權益報酬
ROE=淨利(公司賺的錢)/股東權益(股東的錢)
ROE用來看原始資金的回報,評估一間公司透過股東的資金獲利的能力。
在看ROE時必須將股東權益(也就是公司資產扣掉負債的部分)才可以計算,ROE越高代表槓桿越高。
股票是否值得買怎麼看
(一)看本益比(PER)
本益比=股價/EPS
本益比(PER)是股價成本和每股純益之間的比例
本益比越低代表股價越容易被低估,越高則被高估,但在看的時候必需要跟自己比或是同個產業做相比,不同產業,比較的基礎當然也會不同,若是拿其他產業來做比較的話就會造成誤判買賣點。
若比較基準點相同,本益比越低越好,本益比越高則股價修正的壓力就相對大。
(二)看股價淨值比
股價淨值比=股價/每股淨值
股價淨值比(PBR):評估現在股價偏離淨值多少
用來評估現在股價偏離淨值多少,簡單來說就是這間公司如果現在變賣,值多少錢。
例如:B公司的股價為40元,每股淨值(總淨值/發行股數得出)為50元,PBR為0.8,代表股價被低估,可買進。
股價淨值比以1為標準
- 大於1代表股價被高估
- 等於1代表符合公司淨值
- 小於1代表股價被低估
(三)看殖利率
殖利率=股利/股價
(若股票填息,你可以賺的年報酬率)
殖利率:從股息回報來看股價的合理性
若C公司股價現在為20元,年度配息每股為2元,若是填息過後,代表你可以獲得10%的利息,此時殖利率就為10%。
殖利率的「殖」代表浮動的意思,會隨著每天股價的起伏有所不一樣,所以ㄧ般網路上查詢到的資訊都是以年度的均價來做計算,但當你買在越低點的話,殖利率就會越高,若買在越高點則殖利率越低。
總結
為大家總複習ㄧ下所有名詞的意思。
- 股本=面額(通常為10元)*總股數
- 市值=股價*總股數
- 產業:這家公司的營業項目是什麼
- EPS:計算一家公司的獲利數字,每股稅後盈餘,越高越好
- ROA:檢視整體資產的利用能力,資產報酬率,越高越好
- ROE:看原始資金的回報,股東權益報酬,越高代表槓桿越高
- 本益比:本益比越低代表股價越容易被低估,越高則被高估
- 股價淨值比:評估現在股價偏離淨值多少,小於1表示股價被低估,大於1則被高估
- 殖利率:從股息回報來看股價的合理性,若股票填息,你可以賺的年報酬率,殖利率越高越好
基本面要了解的名詞雖然很多,但若是以了解一個公司的體質做為買進賣出的依據,了解這些基礎資訊是非常重要的,才不會讓你容易在購買時意志不堅定,導致賣出了之後股價上漲,買了之後股價下跌,股票抱在手上每晚都覺得不安的感覺,若在購買時有一套依循的標準,那就不容易受到外在的影響囉~
以上整理希望對大家有幫助,投資理財是一輩子的事情,之後會出整理更多文章,讓大家在學習的道路一起成長,也歡迎大家留言拍手多多跟我交流喔。
《延伸閱讀》
- 外匯投資是什麼?新手投資前沒注意這幾點讓你的錢默默消失
- 為什麼要買基金而不買股票?你必知的基金專有名詞RR、晨星、理柏介紹
- 看這本書「跟著柴鼠學FQ,做自己的提款機:為投資理財打好基本功」幫助我了解開始投資理才所需的基本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