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洲資訊系統Information Systems研究所到底在讀什麼?重來一次我還會來澳洲留學嗎?

經營「南半球漂流日記」已經兩年多了,從申請上昆士蘭大學(UQ)開始,我就分享了一路上的經歷:從決定出發、雅思準備、留學生活點滴,再到澳洲職場經驗。
作為一位留學生,這條路從來都不輕鬆,挑戰真的很多。不過,如果再重來一次,我還會選擇來澳洲留學嗎?還會選擇資訊系統(Information Systems)這個專業嗎?接下來,我會從一個畢業生的角度,來分享這段經歷值不值得,資訊系統到底學的是什麼。
決定出發來澳洲

回到2021年,那時我25歲,無意間在網路上查到了澳洲的留學展資訊。短短一週內,我就決定了留學澳洲的計畫,馬上報名了雅思補習班,進入密集的準備階段。當時的想法很簡單:即使英文不夠好、畢業有困難,大不了回家再來過。抱著這樣的心態,我就啟程了。
資訊系統就學心得
以下是我的真實經歷,給未來學弟妹參考,如果你需要更近一步的協助,歡迎到我的IG mina_journeys 私訊我,有提供顧問諮詢、留學代辦、學生簽證申請服務。
沒有相關背景可以就讀嗎?
入學時,我沒有任何資訊系統相關的學術背景,第一學期的課程主要是核心基礎課程,包含了會計和財務等商科知識,第二學期才開始接觸資訊系統專業課程。
沒有基礎的確可以就讀,教授們會從基礎公式教起,但進度很快,中期就會進入進階課程。作業、報告接踵而來,有時讓人不禁迷失「我是誰?我在哪?」的狀態。
面臨的主要挑戰

1. 口音問題
課堂上有來自各國的同學,不同的口音尤其是印度和澳洲口音,真的讓人很難適應。當你已經在努力理解專業知識時,口音問題讓學習更具挑戰性。
2. 專業知識不足
如果你已有相關知識,上課時會像在複習並進一步學習新知,容易理解底層邏輯。但如果沒有相關概念,會需要多向同學請教,或上網找資料自學。
3. 國外的教學方式
澳洲的教育制度非常重視自主學習,教授往往只給出方向,大部分內容需靠自學,或與教授、助教約時間討論。這與台灣的「標準答案」教學方式有很大不同,這點可能會讓台灣學生一開始不習慣。
4. 課業負擔大
每學期雖只需選四門課,總課時約12-15小時,但作業量和期限的壓力常讓人感到時間不夠用,尤其是當多項作業的截止日都在同一時段時,真有種「蠟燭兩頭燒」的感覺。
資訊系統到底在學什麼?
資訊系統的課程範圍很廣,涵蓋了程式語言和商業知識。從商業角度來設計一個提升公司效率的系統,需要的不只是技術,還包括分析和理解背後的商業邏輯。這個課程正是培養我們在理科和商科之間找到平衡的能力。
- 軟體操作及程式語言:資訊系統課程會用到SQL、Python、R,並涉及各類數據分析軟件,這些技能讓我們更容易融入澳洲的職場。
- 主要學習內容:
- 資料庫建置、設計、管理
- 商業案例分析
- 系統分析與解決方案設計
- 數據分析視覺化
- 商業流程設計與優化
- 資訊系統未來前景:有興趣可看這篇貼文,介紹更詳細的課程內容。
給留學生的建議
學習範圍很廣,所以Mina建議同學在了解各個領域後,選擇一個最感興趣的方向深入學習,並在該領域找相關實習機會,這樣更容易接軌未來的職場。
重來一次我還會來澳洲留學嗎?

不知不覺已經畢業兩年了🎓。雖然過程中我也曾猶豫,但回頭看,很感謝當時勇敢的決定,讓我擁有了一段難忘的人生體驗。澳洲的學習氛圍和台灣不同,這裡強調「工作與生活的平衡」,期中、期末時學校還會有餐車、零食車提供免費的能量飲和餅乾,真的很有心。(這篇文章分享了昆士蘭大學期末考時所辦的活動)
透過這段經歷,我的學習態度也改變了。從被動學習到現在的「因為想學而去學」,這樣的角色轉換讓我感到學習是一種追求。
所以,如果再來一次,我還是會選擇來澳洲留學嗎?答案是肯定的。
給學弟妹的建議是:很多事情只差那一點點「衝動」!青春只有一次,來吧,快來澳洲找我玩~布里斯本一年有300天的陽光在等你☀️
總結
這篇留學心得字字句句蘊含了我的成長歷程,也讓我在這段時間內認識了不少懷有相同夢想的朋友。如果你也對留學澳洲有興趣,或對未來有迷茫,想來一場 Gap Year 改變現狀,不妨找我聊聊。
Hi,我是Mina,協助想要挑戰自己、突破舒適圈的學生找到方向。我提供留學顧問諮詢、留學代辦、學生簽證申請服務,如果你也對澳洲生活充滿嚮往,歡迎到我的IG mina_journeys 私訊我,看我如何幫助你實現夢想。
延伸閱讀
📌來澳洲留學/生活/旅行你一定要知道的事情看這邊